(圖/每日頭條-健康)
在如廁後,有「闔上馬桶蓋再沖水」的習慣嗎?過去有研究發現,沖馬桶時不蓋馬桶蓋,細菌及病毒恐將隨著馬桶內的瞬間氣旋帶動水花噴濺數公尺,並懸浮在空氣中長達幾小時。
沖水時,馬桶的氣流會帶動細菌飛出將近 1.6 公尺遠的地方,即使不接觸任何物件,身處的環境細菌也會變得特別密集,也就是說,嘔吐物、尿液以及糞便帶著的細菌,就會趁著這個時候,沾上了你的身體與周遭環境了。
這些排泄物常見攜帶著大腸桿菌、金黃葡萄球菌、沙門氏菌、梭狀芽孢桿菌等。並且,廁所的隔間越小的時候,理論上會產生更多的細菌。
2005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馬桶中培養的沙門氏菌能夠聚集成一種叫「生物膜」的結構,牢牢地植根於下水道中。由於有這麼一個細菌的「儲備」,在實驗結束的12天後,人們依舊能在馬桶中發現它們的身影。這也增大了它們借抽水氣旋傳播的可能。
在1980年,科學家們就發現那些細胞內含有較多脂質的細菌更容易富集在水體的表面。倘若有氣旋能將水中的微生物帶起,它們將是微生物中的急先鋒,但是這些微生物本身的特性並不足以讓它們從馬桶中傳播到空氣裡,氣旋威力的大小也決定了傳播範圍的大小。有意思的是,至今為止人們對這種氣旋的物理特性還是一知半解,唯一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這種氣旋會隨著馬桶類型的不同而發生改變。
☆ 大腸桿菌會在沖水後的2個小時內集中分佈在以馬桶為中心直徑約1米的範圍內,沙門氏菌能在30分鐘內擴散到同樣的範圍,而梭狀芽孢桿菌則主要在60分鐘內聚集在馬桶坐圈到馬桶上25釐米的範圍內。 ☆
在一些觀察較久的實驗中,微生物能夠以極低的濃度擴散到整個衛生間(牆上的培養皿只有20%有細菌生長,單個培養皿中最多長了5個菌落;浴缸內的培養皿只有5%有細菌生長,不過單個培養皿中最多長了大於100個菌落),這也與含有微生物的液滴與空氣的混合、擴散有關。
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在《健康2.0》節目中指出,於50年代有過測試,無論是蹲式或坐式馬桶,只要一沖水,裡頭細菌滿天炸,範圍擴及天花板、地板和牆壁,使得家中浴室裡「 牙刷、毛巾 」成為細菌、病毒沾附最多的髒東西。若是使用公廁,前一位剛使用完後你接著上,等於吸附滿身的大腸桿菌。
YouTuber「麥克韮啦 MikeGela」就曾經直接做實驗,證明不蓋馬桶蓋,裡面的細菌真的會噴出來。 她拿了 2 個培養皿,放在大約距離馬桶 135 公分遠的地方,一次是打開馬桶蓋沖水、一次是闔上馬桶蓋沖水,兩次都打開培養皿靜置一段時間。過了 3 天之後,再來觀察 2 個培養皿中的細菌數量。 其實,只要打開培養皿,在空氣中放一小段時間,基本上都會長一些細菌,證明空氣中本來就有細菌。而觀察這 2 個培養皿的情況,可以發現沒有蓋上馬桶蓋的培養皿,裡面有著最多的細菌;有蓋上馬桶蓋沖水的培養皿,細菌數量明顯有減少。
▲沒有蓋上馬桶蓋,細菌量明顯多出很多 (圖片來源:【實測】沖馬桶到底要不要蓋馬桶蓋? 可怕的真相! 🚽)
減少廁所細菌滿天飛 我們可以這麼做
(圖/每日頭條-健康)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平常都不會闔上馬桶蓋後再沖水,你的牙刷、毛巾、各種化妝品、保養品,可能每一個都是小小的「細菌培養皿」,它們都將承載著從馬桶中噴發出來的細菌。 不過因為廁所位置有限,我們也很難真的將所有梳洗用品都撤離廁所,所以我們可以順手蓋上馬桶蓋,儘量的降低細菌的數量。麥克韮啦的實驗結果指出,只要闔上馬桶蓋沖水,細菌量馬上少了一半以上。 剩下的細菌,我們可以透過廁所的通風系統,避免環境過度潮濕。並且讓衛生用品跟馬桶能夠保持適當的距離。
如果是去公廁的話,公廁最髒的地方是門柄和洗手盆,洗手前後都可以用手乘水先沖洗一下洗手台的把手及水龍頭開關,出入廁所時,最好自備廁紙開門,避免直接接觸門柄喔!
醫師黃軒在《健康2.0》節目中也指出,即使身處多細菌的環境中,最重要的還是手部清潔最重要。曾有研究指出,只要勤洗手,一年可以減少30~40%罹患腸胃疾病的機會,或是降低20~30%的呼吸道疾病。
⬖ 沖馬桶一定要改上馬桶蓋,沖完水後擦拭乾淨再噴上酒精,以利下一個人使用。 ⬖
(圖/每日頭條-健康)
保持警惕但是無須過度恐慌
結核桿菌的脂質較多,容易在馬桶殘水的上層積聚。當人的腸胃道感染結核桿菌後會引起腹瀉,造成其再次傳播。不過據估計,這只佔總體感染病例的5%不到
另一種可能通過馬桶氣旋傳播的微生物則家喻戶曉——SARS 病毒。一項關於2003年香港淘大花園SARS爆發的報告推測可能是最初發病的SARS病人的排泄物通過樓層裡的下水道和排氣扇迅速擴散,造成了整棟樓內SARS的爆發。
這些東西有可能比你想的還更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飲料店或是速食店的冰塊真的是很難避免,記得以前就曾看過飲料店冰塊大腸桿菌超標的新聞(清心福全飲品驗出大腸桿菌群超標-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如果店家的製冰機沒有定期且經常的在做清洗及保養,這樣的情況其實相當的難以避免,並且可能就連店家自己都很難察覺
▻ 廁所地板、砧版、冰箱、蓮蓬頭、菜瓜布,這些都是長期經常都處在潮濕狀態下,潮濕的情況相對的產生細菌的速度更高,我們可以經常清理打掃,菜瓜布可以定期的勤勞更換
▻ 牙刷/毛巾放在廁所裡頭,在長期潮濕的環境,再加上如廁後如果沒有養成蓋上馬桶蓋的習慣,沾黏一大堆細菌似乎是難以避免的結果
▻ 牙刷/毛巾/枕頭/枕頭套/床墊,這些都可以定期的勤勞清潔或是更換
有聽過一種說法是說,如果你的皮膚不好...洗臉後不要用毛巾擦,改用一般的紙巾拭乾;勤勞清洗更換枕頭及枕頭套,堅持著這麼做,皮膚會越來越好喔!
▻ 辦公桌/鍵盤/滑鼠/手機/平板/餐廳菜單/遙控器/門把/開關/鈔票/銅板,這些東西都是可能經常摸東摸西摸來摸去、或是一堆人可能不知道碰了什麼又來碰、到處摸...,因而沾染一大堆混合性細菌病毒的地方。
參考文章:HEHO健康-Health&Hope-馬桶蓋不是裝飾品!沒蓋沖水,空氣中細菌翻 1 倍!
ETtoday-健康雲-沖水不蓋馬桶蓋…細菌噴滿!醫揭「2物品最髒」:下一位狂吸大腸桿菌
參考文獻:Barker J, Jones MV. The potential spread of infection caused by aerosol contamination of surfaces after flushing a domestic toilet. J Appl Microbiol 2005;99:339-47
E.L. Best et al.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80 (2012) 1-5
D.L. Johnson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2012) xxx 1-5
Hejkal TW, Larock PA, Winchester JW. Water-to-air fractionation of bacteria.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80;39:335-8
Gerba CP, Wallis C, Melnick JL. Microbiological hazards of household toilets: droplet production and the fate of residual organisms. Appl Microbiol 1975;30: 229-37
Sheer TA, Coyle WJ. Gastrointestinal tuberculosis. Curr Gastroenterol Rep 2003; 5:273-8.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Unit Department of Health. Outbreak of 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at Amoy Gardens, Kowloon Bay, Hong Kong: mainfindings of the investigation.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2011. March 29, 2011. Available (PDF Accessed Mart 29, 2010.)
Bound WH, Atkinson RI. Bacterial aerosol from water closets: a comparison of two types of pan and two types of cover. Lancet 1966;1:1369-70
相關新聞:清心福全飲品驗出大腸桿菌群超標-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地藏王菩薩愛您,迎接地藏王菩薩進入您的人生,推薦您以下三個天界之舟出品的禱告運用,點閱播放讓地藏王菩薩幫助您~驅離邪靈惡鬼騷擾、財運亨通、身體健康、擺脫惡疾、人生順遂
✽ 點我看所有梅花的實用的CSS版面設計及語法筆記 ✽ 痞客邦新手入門指南
✽ 免費痞客邦版型分享及設計作品分享 ✽ 筆記顯示型態建議及提出語法問題
❃ 天界之舟|佛學講座 ❃ 天界之舟|只談真理 ❃ 天界之舟|基要真理
❃ 天界之舟|禱告應用 ❃ 天界之舟|端正社會風氣❃ 天界之舟|快樂生活
❃ 天界之舟官方網站 ❃ 天界之舟Instagram ❃ 天界之舟Facebook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