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防疫知識 噴嚏 咳嗽 飛沫 肺炎 流感 消毒 飛沫可以傳多遠 飛沫傳播距離 梅花問路

 

undefined

(圖片來源:泛科學)

 

我們常常可以在各種公共場合之中,看到有人咳嗽、打噴嚏從不遮掩口鼻

飛沫可以飛多遠呢?答案很可能超乎我們之前的想像喔!

 

咳嗽或噴嚏/安全距離2.5公尺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群數學家與工程師將人們咳嗽與噴嚏時飛沫飛行的過程錄影下來後,發現過去認為小的飛沫因為質量較輕所以飛不遠的想法是錯的。大的飛沫顆粒雖然從物理學的角度上看來動量(momentum)較大,應該可以噴得比較遠;但是在實驗觀察時卻發現,小的飛沫顆粒和氣體分子互動之後,以噴嚏雲(cloud of snot)的方式散佈得比大的飛沫顆粒更遠。

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說,大的飛沫顆粒大概可以飛四英尺(121.92公分)遠,但是小的飛沫顆粒可以飛八英尺(243.84公分)那麼遠!

換句話說,下次聽到有人在附近咳嗽或是打噴嚏,最佳安全距離是至少2.5公尺以上

 

一次噴嚏時數177公里/快過高鐵

一次噴嚏有上萬粒飛沫

(圖片來源:HEHO健康 Health&Hope- 一次噴嚏有上萬粒飛沫,飛沫傳染的恐怖!)
 

打噴嚏時飛沫噴出的速度可達時速177公里,比臺鐵的自強號還要快速,且一次就有可能帶出上萬個會致病的病毒。飛沫噴出最遠可以傳到2.5公尺,在摩肩擦踵的大眾運輸上,人與人的距離縮短,想要閃過,可是萬萬不能。咳嗽的飛沫數量較噴嚏少,但在擁擠人多的公共場合裡,要是傳染起來還是很恐怖。而現在就連跟人說話也不安全,就算沒有大聲激動說話,每分鐘也有五百個飛沫粒靜靜地飄。

打一次噴嚏會從鼻子噴出各種大小的飛沫,傳播距離可達7至8公尺。飛沫蒸發之前的留存時間會因許多條件而異,包括溼度和溫度。氣膠通常比較快乾燥,但在溫暖潮溼的噴嚏飛霧中,含有病毒的小飛沫可以留存好幾分鐘。

 

打噴嚏噴出的病毒飛得比你想像中更遠!

(圖片來源:國家地理頻道-打噴嚏噴出的病毒飛得比你想像中更遠!)

研究人員從高速攝影的影像中發現,打噴嚏時噴出的唾液和黏液飛行距離比目前建議的社交距離還長,而小飛沫在空氣中能夠停留的時間也比預期的更久。
透過上面這張上色的高速攝影照片,可以發現噴嚏主要有兩種飛沫,一種是陣雨狀的大飛沫(綠色),噴射軌跡可達距離打噴嚏者(黃色)2公尺遠之處,另一種則是懸浮在潮溼熱氣之中的小飛沫(紅色),呈雲霧狀。帶有病原體的飛沫在空氣中懸浮的時間可能不只幾秒鐘,而是幾分鐘,飛沫的飛行距離更可長達8公尺。IMAGE BY LYDIA BOUROUIBA, MIT

高速攝影拍到打噴嚏之後,會有像瀑布一樣的大飛沫噴出,還有雲霧狀的小飛沫,能將病原體傳播得更遠。 IMAGE BY LYDIA BOUROUIBA, MIT

 

如果你覺得這一切有點太誇張了,科學文獻和國家地理頻道都不能夠說服你

來看看日本NHK所製作的飛沫影片實驗告訴你

(聽不懂/看不懂日文沒關係,會看圖和影像就可以了解了)

[NHKスペシャル] マスクの効果 | 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マイクロ飛沫(まつ)感染”からわかる予防 | NHK

 

台灣的台視頻道也有撥出過相關的專題影片,可以看看

 

 

飛沫有大有小/勤洗手必須認真執行

感染呼吸道系統的病毒,會藉由唾液和黏液組成的飛沫從人體排出。數十年來,科學家將飛沫分為兩種,分別是大於5至10微米的大飛沫,以及被稱為氣膠(aerosol)的小飛沫。

飛沫愈大,噴出後就愈有可能快掉落到地面或附近的物體上。如果有人觸碰到這些飛沫之後又去觸摸臉部,就有可能感染到病毒,這也正是要大家勤洗手的原因。不過,小飛沫的傳染方式就不是這麼容易預測了。小飛沫雖然在環境條件符合時很快就會蒸發,但卻能傳播更長的距離。

 

透過飛沫傳染的病毒種類

冠狀病毒一家:武漢新型肺炎、SARS、MERS

A型流感 肺炎黴漿菌感染症 德國麻疹 白喉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新冠肺炎病毒如何傳播

新冠肺炎怎麼傳染? 既然口罩無法全面防止新冠病毒傳播,那麼究竟怎麼預防?人們應該對它有更全面的認識。

新冠肺炎的傳染途徑跟一般的呼吸道疾病很相似,主要分成飛沫傳染、接觸傳染;但也有一部分可能來自糞口傳染。 而病毒會透過黏膜入侵身體,包含眼結膜、鼻黏膜、口黏膜,所以千萬不要在不確定手是否乾淨的狀況下,輕易碰觸這些地方。

飛沫:呼吸的時候吸入病毒,像是患者打噴嚏、咳嗽、噴口水等,只要近距離接觸,都可能吸入這些病菌。

接觸:身體接觸到病毒污染的物體,例如鍵盤、門把、水龍頭、鑰匙等。

糞口:身體接觸到病毒污染的物體,比如尿液、唾液、糞便等。 所以要阻絕這些傳染,要記住 3 點,一是戴口罩,二是勤洗手,三是避免觸碰自己身上的黏膜。這 3 件事都做到,才能真正預防傳播。

 

如何預防新冠肺炎病毒

一、到公共場所、密閉空間,一定要戴上口罩,隔絕空氣中的飛沫 雖然研究指出口罩無法完全阻絕,但也提到了口罩內層比外層污染嚴重,因此還是有一定的攔阻效果,因此在密閉空間中,仍然應該配戴口罩。 戴口罩前要先洗手。 確認口罩是否完整與正反面,若口罩有破損就不應使用。 鼻樑片貼緊鼻樑上方。 確認口罩有將鼻、口、下巴罩好。 口罩一沾到唾液或是打噴嚏後就應該更換,避免細菌在口罩裡滋生。

二、消毒環境、保持通風 空氣不流通,病菌的濃度就容易增加,提升感染的風險。 75%濃度的酒精,可以穿過細菌的細胞壁、滲透到內部讓蛋白質變形,導致細菌死亡;漂白水、次氯酸鈉這類的消毒水也有破壞病毒蛋白質外殼的能力,如果沒辦法洗手,也可以利用酒精或漂白水消毒。

三、用肥皂洗手 而肥皂雖然沒有殺菌的效果,卻可以透過搓洗、沖水、泡沫,讓病菌從手上離開,等於是「打掃手部」的意思,手上的細菌、病毒就沒有機會可以進到身體裡進行感染了。

四、避免接觸野生動物、禽鳥類,或是食用生肉/生蛋 動物傳人的病毒,人類幾乎沒有抵抗力,建議遠離平常沒有接觸的野生動物,還有容易攜帶禽流感、各種病毒遷徙的鳥類。加熱可以解決一部分的病毒,所以在疫情高峰的時候,建議避免所有的生食。

 

如何正確的佩戴口罩

你知道如何正確配戴口罩嗎?

常常看到有人戴口罩露出口鼻 或是把口罩拉到下巴 ​ 

這些都不是配戴口罩正確的方式喔!

如何正確配戴口罩

(圖片來源:正確佩戴口罩8大要訣  確定顏色面向外忌正反面倒轉)

如何正確配戴口罩

口罩的正確使用時機

有很多人其實不習慣也不喜歡戴口罩,常常一直咳嗽或是打噴嚏,偏偏又不愛戴好口罩

實在是很沒有水準也不衛生(將病毒散播給別人真的是一件非常不道德的事情) 

一起宣導周遭的人都能夠有正確的防疫衛教常識,保持良好的公眾禮儀,做一個有水準、懂得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的好公民

 

 

 


梅花從前有在知名藥廠服務的經驗,是有獲得PIC/S GMP認證的大藥廠,公司對於藥品的產線有非常嚴格的管控

有劃分成幾個不同的級區,等級越高的級區,對於空氣當中的懸浮粒子管控的也更加嚴苛!

以同樣的邏輯理念,對於疫情當前,希望能夠把更好的防疫知識傳達給大眾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一起對於飛沫的傳染途徑以及新冠狀肺炎有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並且將正確的防疫衛教常識宣導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希望民眾都能夠更加重視「戴好口罩、勤洗手」,一起保護自己也保護身邊所愛的親友

下一篇梅花要來介紹好用的防疫工具-次氯酸水,敬請期待!

 

 

 


參考資料:泛科學-我們咳嗽、噴嚏的飛沫可以飛多遠?HEHO健康 Health&Hope- 一次噴嚏有上萬粒飛沫,飛沫傳染的恐怖!韓國研究:外科口罩無法完全阻擋飛沫!防新冠要做到關鍵3件事國家地理頻道-打噴嚏噴出的病毒飛得比你想像中更遠!

參考文獻:2014/6/17. Scientific American. Sneezes travel even farther than we thought./原刊載於作者部落格Miscellaneous999

Effectiveness of Surgical and Cotton Masks in Blocking SARS–CoV-2: A Controlled Comparison in 4 Patients(韓國研究:外科口罩無法完全阻擋飛沫!防新冠要做到關鍵3件事)

延伸閱讀:空靈問路-【疫情資訊】COVID-19疫情│新冠病毒│即時資訊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梅梅 的頭像
    梅梅

    梅花問路

    梅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